【終身學習】
我們把一生學習最多的量都放在求學的階段,彷彿學習是有時效的。但學習這件事,不是終身的嗎?🤔
根據 2019 年內政部的公布:台灣的平均壽命為 80.7 歲,其中男性 77.5 歲、女性 84 歲,創下了歷年新高。這對學習有什麼含義呢?身為一位女性,在終身學習的概念下,我在大學畢業還尚未學習到的能力,平均還有 60 年的時間能繼續學習。
假設我們終身都能依照自己不同階段的興趣與需求學習,我們有必要要求每個孩子在小學,國中,高中的各個階段,都必須同時達到同一個學習標準嗎?🤔
這樣的現象,其實反應出在現行社會的文化與教育系統中,終身學習只能落為一個口號或美好的夢想。
為什麼我會突然有感而發,是因為最近我的太極老師請我們持續 20 天抄寫一小段有關太極理論的文字。一開始抄寫,就深深的被自己大小不一,歪七扭八的字給困擾。
我知道字醜的原因,就是因為筆順不對,而這就追根於我在小四出國前的國文學習。當時我是個很不愛讀書與做功課的小孩,因為我真的不懂為什麼要做這些事。
在那個年代,每個學期開始時,要剪貼九宮格。之後還要一直重複在格子裡練習寫國字。這對我來說,就跟背課文一樣無聊。我的字只要看得懂就好,美感不重要。所以不在乎到底在練什麼的我,都是把寫字當畫畫,依樣畫葫蘆,長得差不多就夠了。
還好當時在大學的時候修了一門中文課,學會了用羅馬拼音打中文。我幾乎無法自己憑空寫中文,但還能辨識大部份的字。如果從我的小文中發現有些怪怪的字,你就了解啦。
搬回台灣後,如果需要去辦事,都需要先用手機打字,然後轉抄到表格上。有時看不下去的辦理人員會問是否需要幫我寫。還有些時候,承辦人員會說,你的字怎麼那麼可愛!我心中的解讀:這位小姐你的字怎麼好像幼兒園小朋友的?🤣 長大的我也想字能美一點,可是之前一直沒有個進行的方向,所以也就放著。
於是感謝太極課的激發,讓 40 好幾的我從網路訂購了筆順練習本。每天雖然只有練習寫 5 個字,但寫起字來真的跟以前不一樣!
回歸正題。傳統的教育思維是在制定的時間學習制定的東西。就拿我的例子來說,我現在的文字學習品質比小時候好太多了。所以只要保持自動自發的學習動機,當學習符合自己的興趣與生活需求,就算有點幸苦,也願意付出努力與時間。
學習無須強調與自己無關的深奧學習與考試分數。更需要被加強的,反而是滋養對學習保持樂意接納的態度以及在需要時,如何運用學習資源。
如果想著我們的孩子有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,或許就不用對他們在校的學習如此急與糾結,因為終身學習的概念是:只要有意願學習的一天,沒什麼學不了的!
.
.
.
.
#教育的意義
今日好片
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分享:從討厭學習到熱愛自學 https://reurl.cc/7oXael
Photo by Siora Photography on Unsplash